2005年2月16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九版:读图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湿地保护 生态优先
本报记者 汪嘉林/文 王志浩/摄

  芦苇满塘、炊烟袅袅,置身于西溪湿地这幅恬静安逸的“画卷”之中,让人觉得仿佛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,所有烦恼在这清风拂面、流水潺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  新年伊始,记者在雪后初霁的日子里匀出半天时间,来赴西溪湿地的约会。当地村民告诉记者,尽管正逢春节,天气还略显寒冷,但到西溪来“一探”的人还并不在少数,很多还是扛着“长枪短炮”的专业摄影人士。
  要想在西溪畅游,最好的办法就是泛舟而行,因为在这块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湿地中,有70%是由溪流、沼泽等组成的水域。记者来到一户水边人家,女主人徐莲芝以当地风俗用糖茶热情地招待我们。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徐大妈虽已年近60,但在自家的小船上丝毫不显“老样”,娴熟地挥动船桨,哼着不知名的小曲载着记者向西溪腹地进发了。
  小船一路前行,两侧均是幽静的水道,有些宽阔的能容下西湖中的画舫,有些却只能容下一叶小舟。已是初春时节,一路驶去,两岸不少农妇忙着用草绳包裹桑苗。眼前成片成片的芦苇让记者想起了《诗经》里的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佳人,在水一方”。春雪过后,柿子树已脱光叶子,惟有香樟华盖如伞,在江南的初春里依然显得茂盛、壮硕。一间间立在水中的棚屋不时从记者眼前掠过,据说那是捕鱼人歇息的地方,而在弯弯绕绕的湖泊边仍有垂钓者神情恬淡地坐着……
  忽然,远处传来一阵骚动,徐大妈显得异常兴奋:“你们看,白鹭!”随着她指的方向望去,只见三两只白鹭正从水面凌空而起。正当记者观赏白鹭之时,一叶小舟从我们身边匆匆而过,驾舟者为一对年约五旬的夫妇。“他们这是赶着去做客人(拜年)呢。”徐大妈说。
  但就在如此美丽的地方,有时不和谐的“音符”也会偶尔蹦出。就在小船前行的过程中,忽然一大片漂浮的垃圾出现在了眼前。这堆垃圾看上去很杂,其中主要的是已经枯黄的水葫芦,还有塑料袋……“再这样下去再好的景观都被破坏了,不过幸好现在政府已经对西溪进行治理了。”徐大妈说。
  西溪自古就以“一曲溪流一曲烟”而闻名,近日,西溪湿地正式成为国家林业局认定的全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试点。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确定了“生态优先、最小干预、修旧如旧、注重文化、以人为本、可持续发展”六条基本原则。
 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总指挥黄春雷告诉记者,西溪湿地保护区的功能定位为以秀丽的湿地自然景观、底蕴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为特色,融保护、利用、研究、游览为一体的近郊型湿地保护区。坚持“保护第一,生态环境第一”的基本原则,强化湿地保护功能,突出自然、生态的景观风貌。
  另外,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,杭州市为加强西溪湿地保护力度,已将《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管理条例》列入今年立法调研,尽快出台《杭州市西溪湿地保护管理条例》,依法保护西溪湿地资源。